加入收藏 | 学院首页

时代有我,青年无畏

作者: 时间:2021-09-16 点击数:

疫情肆虐,千万人逆行。作为大学生,我们或许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无法直接奔赴前线,但我们可以躬身实践,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院临床2007班的杜恺瑞同学积极响应倡议,选择成为泰州市姜堰区天目山街道的一名志愿者,主动参加到社区的疫情防范工作中,受到了姜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姜堰县直机关工委、共青团姜堰县委、天目山街道等单位的嘉奖,在防疫一线展现了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图中右三是杜恺瑞)

当被问及为何会萌生当志愿者的想法时,杜恺瑞坦言,在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大家都非常恐慌,网络上不断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和各种相关新闻都折磨着大家的神经。但是在抗疫过程中不断闪烁的人性之光让他深深的感动:冲击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不顾自己的安危、爱心人士们大力捐赠的物资,这些都使他也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常常觉得为人民服务是很光荣的事情。于是当今年暑假团县委发布招募志愿者消息的时候,他便主动报名,渴望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能帮助到前线的医护人员,不让他们的心血付之东流。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成了一座山。虽然心里很担心,但在他看来,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体现自己的担当不一定非要有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中去积淀,把每一件小事平凡事都用心用情去做好,这是担当的一种态度,也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另一种收获。

在采访过程中,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为人民服务的感觉真好!”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杜恺瑞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在做志愿的过程中,除了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休息得不到充分保证等困难,他有时还会遇到不配合的群众,比如有居民不戴口罩出,不听志愿者的劝告:还有一些居民不配合志愿者日常的测量体温,并且外出时不携带出入许可证;一些老年人不清楚此次疫情的严重性,想要出门散步,一些居民情绪不稳定,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等等,但杜恺瑞都很耐心的向他们解释疫情的严重性。工作过程中他学会了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他的主要工作是对检测人员的信息进行登记,记下其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等。由于检测地点较多,检测时间也比较仓促,为了提高效率,现场资源不足,他只能一直站着登记,天气较热,前来检测的村民也较多,为了不使其过多等待,他没有喝水休息,持续登记了几个小时,他说虽然有些辛苦,但是更重要的是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听到他人的道谢,也获得了许多精神上的满足。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杜恺瑞同学正是鲁迅先生所谓之“中国的脊梁”。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杜恺瑞说,最难的不是那些无理的居民,而是在炎炎烈日下,还要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出门,站在社区门口为来往的居民测体温,做登记,而且常常需要通宵轮班,一站就是一晚上,一天工作的时间最高达到14小时。钟南山院士曾说:“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杜恺瑞同学说到,既然自己选择了去做一名医学生,就应该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只要坚守其岗位,便值得铭记;船锚也不会埋没自己,即使人们看不见,但人们知道它就在那里。

真正的伟大,就在于拥有脆弱的凡人的躯体却具有不可战胜的神性。在杜恺瑞看来,这次志愿活动让他收获到更强的责任意识和一颗更强的同理心,理解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他们的负面情绪,并且对在前线抗疫的党员、医护人员们产生了深深的崇敬之情,更让他意识到国家面对疫情做出的举措十分迅速有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防护隔离,不放松警惕就是最大的贡献。

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从来都不是局外人,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是。“河海有别,波涛共挽”生逢其时,责任在肩。国家强盛,个人的自由与幸福才有保证;国家贫弱,个人也难以独善其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斗争中,为了祖国安宁稳定而团结奋斗,是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而像杜恺瑞同学那样的大学生志愿者,我想他们有“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的决绝;他们有“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他们有“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被动持受者。一个小人物的参与与行动,将会汇成大时代的洪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大学生应当不忘初心,立足国情,坚定理想,增强制度文化自信,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推进向前,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参与志愿活动,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刘加亮/编辑:胡慧萍/审核:潘淳)

Copyright © 2012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学院路9号 

联系电话:0566-3388559  3388596 邮编:247099

皖ICP备17018929号-1